
水镜庄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镜庄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镜庄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蔡高原,你们可以叫我蔡导。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南漳的水镜庄,大家看,水镜庄的大门上的三个字,很气派吧,它是伟大的书法家范曾写的。走进大门,大家可以看到旁边有一座亭子,叫护碑亭,是时任南漳知县徐彦为了纪念水镜先生所立,碑文“汉水镜栖隐处”六个大字是徐彦亲自所题,距今已有260多年。
再往左边走一会儿就是水镜先生的住处,它是一个四合院。在右边是水镜先生的讲学堂。这里有一个传说:当年诸葛亮很喜欢学习,他为了学习,就从家里带了一把米。原来司马徽以鸡叫为下课时间。诸葛亮在鸡快要叫时就撒一把米给鸡吃,这样就可以多上一会课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水镜先生住的地方。这儿叫司马徽堂,中间是水镜先生的铜像,右边是水镜先生的夫人织布机,左边是水镜先生休息和作诗的地方,看上去十分简朴。
请大家随我们一起来到小广场,这里有一个拉着马的人,就是刘备。一个白发绅士的人,就是水镜先生。原来是刘备在被追杀死里逃生后与隐居在水镜庄的水镜先生见面的情景。
好了,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祝你们玩的开心。
水镜庄导游词2“三国名胜”水镜庄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古隆中景区核心景区之一。位于湖北省南漳县城南,305省道由此经过,距襄阳市37公里。是东汉末年名士司马徽隐居地,因司马徽雅号“水镜先生”而得名水镜庄。公元206年,刘备襄阳遇难,马跃檀溪来到水镜庄,司马徽向他推荐“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便引出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被誉为三国文化旅游热线源头。
水镜庄又称白马洞。在南漳县城南门外1公里。背倚玉溪山,层峦叠翠,下临彝水,泉流淙淙。山腰峭壁处有一天然石室,名白马洞,上刻“洞天福地”四字。洞深约20米,宽10米,高4米以上。水镜庄面积60公顷,有灰鹳松鼠闹林等动物景观,历史文化与山水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观光的佳处。现存汉时珍贵文物10余件,诗文近100篇,碑刻50块,名人字画100幅,对联50幅,最早诗文距今近1000年。景区利用天然石壁开发了全省最大的野外攀岩旅游项目。
水镜庄位于县城南,依山傍水,景区迷人。半山腰中有巨洞,可容百人,传说通四川,有四川白马奔出,故名白马洞。景区内多为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气宇轩昂,金窗修户,朱梁画栋。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玉石塑像惟妙惟肖。半山腰“头天门”,“二天门”,拾级而上如登云梯。庄正门前一条木板铁索桥飞跨过河,游客漫步逍遥之极,别有情调漾心头。背倚苍翠巍峨峭壁高耸的.玉溪山,三里石壁长廊雄伟壮观。现主要景观有:草庐、水镜遗址、司马徽故事碑廊、水镜祠、幽居斋、善福洞、文笔峰、将军亭、禹王洞、老虎洞、藏龙洞、神迷谷、桃花流水、玉屏飞瀑等,同时,景区利用荆山生态旅游国债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机遇,新修建的8条循环步游路遍布后山,由昔日的单线往返游扩展到多重循环游,使景区更显“曲径通幽”之妙趣,一批深藏在景区深处的水镜蘑菇石、天然喷泉等20多处新景点串联成一线,呈现出“车到山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美。目前水镜庄利用天然石壁开发了全省最大、襄樊唯一的攀岩旅游项目,攀岩场开设有儿童道、成人道、专业道。
水镜庄,著名的三国名胜,位于县城南0.5公里处,北临蛮河,南靠玉溪山。东汉末年名土司马徽曾在此隐居.因司马徽又称水镜先生,山庄因此而称水镜庄。庄前立有石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为清乾隆七年(1742年)南漳知县徐彦所树。石碑左侧为“荐贤堂”,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三间,建筑庄重古朴,占地约300多平方米。传说刘备马跃檀溪、襄阳脱难后逃至南漳,在水镜庄与司马徽相遇,司马徽荐诸葛亮、庞统与刘备,继而发生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刘备在襄阳遇险,马跃檀溪逃到南漳,拜问天下豪杰司马徽,司马徽告日“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于是产生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故事。三国鼎立,更使司马徽名昭千古。为怀念司马徽,后人建起了“水镜庄”纪念胜地。
据说,庞德公在鹿门山举行酒会,诸友或歌或咏,很是热闹。司马徽论古谈今,言谈洒脱超凡,令满座寂然,敬意盈胸。庞德公举杯上前,说:“先生数典如流水,水清似镜,真乃水镜先生矣。”此后,“水镜”之名便名扬中原,隐居之地白马洞也被称为“水镜庄”了。从山下到洞口高约数十米,青石板铺就的石阶直达环山城墙。此洞深有约30米,高约8米,宽约8米,相传有白马常出入于此洞中,故名白马洞,也叫圣马洞。洞内风雨不至,冬暖夏凉。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可以读书,可以抚琴,可以酣眠,古意甚浓。洞口阔内狭,形状像是个大喇叭。当年,水镜先生常在洞内抚琴,悠悠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很有几分情趣。洞壁上挂着一张古琴,据说就是司马徽当年使用过的。遥想当年,司马先生在此抚琴弈棋,吟诗作画,临风把酒,好一派自在洒脱的隐士风采。这悠悠雅意,不知影响了多少中国文人。甚至在中国入仕者内心深处,何尝不深藏着一幅这样的山林生活图!
入门约20米,清风瘦骨的司马徽束古装、佩长剑的高大塑像便跃然眼前,让人肃然起敬。水镜庄内,多是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气宇轩昂,金窗修户,朱梁画栋。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玉石塑像维妙维肖,风采飘逸。水镜祠为两层阁楼,祠前石洞前厅明亮、幽静,壁刻有“洞天福地”4字。据传水镜先生常在此弈棋、弹琴。司马徽隐居草庐在水镜先生塑像东侧。这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四合小院,两进平房,中隔小院,每进3间,古朴庄重。院前小亭立有一古碑,上书“汉水镜栖隐处”几个大字,字体雄健。这碑是清乾隆年间知县徐彦重建水镜庄时所立,距今已有260多年。小院风格古雅素朴,青砖黛瓦,映着绿树红花,显得极有画意。院内绿树掩映,花香鸟语,典雅幽静。两边檐廊。
正厅是荐贤堂,相传水镜先生就是在这里与刘备剪烛夜话的。走进荐贤堂,挥手论势的水镜先生、手按剑柄洗耳恭听的刘皇叔塑像栩栩如生。一个是林泉高士,一个是落难英雄;一个是诚心荐言,一个是虚心聆教。若不是有这番长谈,刘备怎能得卧龙、凤雏之助,怎么能摆脱困境、迅速崛起?
水镜庄在清代重修后,白马洞内供真武祖师,洞口建悬楼吊阁。光绪年间,又修建了头天门、二天门和沿山城垣。依山面水的水镜庄,视野开阔。左有珍珠泉,右有文峰塔,彝水洞前流,白云顶上飞据南漳县志记载,每年三月十八日,“数百里,民贾期会,交易于此,游客过县,必登临。”因此有“小武当”之称。
穿过小院的角门,脚下是一道清溪,水声潺潺,给古老的山庄平添了几许清幽。据 ……此处隐藏5792个字……是赵孟頫写字的毛笔堆积而成的。
现在跟我去东区参观,大家看到的两棵银杏树是1987年日本静冈岛田市与我们湖州市结为友好时种下的纪念树,而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那湖州的长兴银杏长廊呢也是非常有名的。古银杏长廊位于我县西部小浦镇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内,为我县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3万余株原生银杏树遍布十余公里,构成了罕见的生态奇观。其间地势平缓,依山傍水,古银杏、竹林、青梅树、有机茶树等珍稀物种配置丰富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在一亿多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幸存,在近代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唯银杏树枯木重生。从60年代起,国际上的科学家就对银杏顽强的生命力、抗病毒、抗病菌能力开展研究,发现银杏有极佳的医药保健功能。日本人尊银杏为“圣果”、“长寿果”,每年大量从我国进口,首选长兴银杏,用以制作保健食品和药品。日本客商多次对我国12个省区的银杏进行化验,发现长兴银杏中的五碳多糖、精氨酸、麦脂固醇、蛋白质等5种营养成份,明显高于其它11个产区的银杏。日本生产的银杏晶、银杏粉及治病的银杏药丸,在市场上深受欢迎。那你们知道这两棵树哪棵是雌的哪棵是雄的吗?枝叶多的是雌的,也可以用男左女右来分。
穿过假山就是一个高墙围的院子,院子上方有四个字“苕上辋川”。“苕”指的是苕溪,发源于天目山的东、西苕溪都流经湖州进入太湖,所以苕溪在这里指的就是湖州;“辋川”本来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别墅,名叫“辋川庄”,修造于长安的南蓝田山脚下,山庄很大,里面有湖有山,有树林溪水,安史之乱后,王维在那里过着悠闲的“半官半隐”的生活。“苕上辋川”意思就是赵孟頫在湖州的辋川庄。
进入院子,正面就是一尊赵孟頫的铜像。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赵孟頫。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晶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元史》本传中对赵孟頫的赞誉很高。赵孟頫书法的温雅秀润是前无古人的,后人称其“肉不没骨,筋不外透,虽姿媚溢发,而波澜老成,譬之丰肌玉环,作霓裳舞,谁不心醉”赵孟頫书法是秀润之美的典型,如同王羲之书法的中和之美、颜真卿书法的气格之美一样,是无与伦比的。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旁边的太湖石是根据《三希堂化谱》为蓝本仿缀而成的,造型独特,别具一格,所以称为“石妙三品”。
这里的竹子很具有特色,竹竿呈现金黄色,在这些金黄色的竹竿中镶嵌着一条条绿色的条纹,这种竹子有种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黄金嵌碧玉”园中种的这种竹子暗喻赵孟頫夫妻恩爱有加,珠联璧合。
院子东面有一个月洞门,门上有“水晶宫”三个字。水晶宫是传说中海龙王的寝宫,这里虽然没有海,但是湖州河港密布,水网交错,素有“水晶宫”的称呼,赵孟頫也有水晶道人的别号,因此,这里就以水晶宫来命名。走进月洞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自然山水风光,这是园林建筑的一种技巧,称为障景,开始先让人只看见一小部分的景色,然后逐步将整个园林画面展现出来,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正对着我们的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亭子,它叫双亭,是两个连在一起的亭子组成。这里还有个关于赵孟頫夫妇的传说故事:赵孟頫一生官运亨通,年近半百的时候,萌生了纳一个妾的念头,一天他做了一首词给管道升看,词中写道“我为学士,尔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暮雪朝云?我便多娶个吴姬越女,无过分。”管道升看后回了一首《我侬词》,她写道:“把一块泥,捻一个饵,塑一个我。将咱俩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读后哈哈大笑,从此再也不提纳妾的事。
亭子右边的建筑就是“大雅堂”。大雅的名称来自源于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就是指大的政事,所以我们常常把一些格调低下的东西称为“不登大雅之堂”。赵孟頫夫妇经常在这里弹琴、吟诗、作画,他们有两把古琴,其中一把就取名叫“大雅”(另一把叫松雪)。大家一起来登登大雅之堂吧。
各位团友,请往这边走,眼前这个水池叫如意池,因为它的形状像一个玉如意。今天大家来这看到了如意池,我相信大家以后一定会万事如意的。池东北角有五块太湖石,其中最高大峻峭的一块叫“莲花峰”,高4.5米,原本安置在“松雪斋”中,上面还有赵孟頫书写的“莲花峰”三个篆体字。它并不是人工雕刻的是天然形成的,太湖石有皱、瘦、漏、透、丑五大特点。假山东侧,有一块陆氏献书碑,上面有“圣旨”两个字。清光绪年间,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向全国广求书籍,陆心源向朝廷献书150多种3400多卷,得到嘉奖,陆心源就奉旨建了这块碑纪念。碑后面的假山,由一千多吨太湖石垒成。假山南面有个小亭,木柱棕瓦,古朴简陋,亭中有著名湖州籍书法家谭建丞书写的“小蓬壶”三个字,意思是说人们来到亭中,会有远离尘世进入蓬莱仙境的感觉。现在各位看到在我们前面的长廊叫抱轩,它把园内东部景物全部包了进去,里面几像一个小花园,大家有兴趣的话就去走走看看。那么到现在我们莲花庄的游览也到此结束了,各位可以自由活动了。3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水镜庄导游词6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由我陪同大家参观著名历史文化旅游胜地——南漳水镜庄。
水镜庄大门朝北。请大家跟我进来,往左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护碑亭,碑文“汉水镜栖隐处。”六个大字是清乾隆七年南漳知县徐彦所题。
继续往东走,这栋独特的四合院是:“水镜遗址”又称“荐贤堂”是水镜先生荐诸葛亮的旧址,堂内雕有刘备、司马徽、书童雕像一组,再现当年荐贤的情景。荐贤堂东边的草庐是司马徽当年开堂讲学,会客交友,生活起居的地方。走进草庐映入眼帘的是司马弹琴的雕像。草庐由左向右依次是聚贤堂、司马徽堂、讲学堂。
大家跟我一起向西走,我们可以看见一组由两个人和一匹马组成的雕像,来自于典故司马荐诸葛,讲的是刘备马跃檀溪以后,来到了水镜庄拜访司马徽的故事。
大家和我一起上山,可以看见一匹白马雕像,在往上爬就可以看见白马洞,洞很深约20米,宽10米,高4米以上,传说古人看到有白马从洞里出来,所以叫白马洞。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参观到此结束了。愿大家旅行愉快!再见!